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4|回复: 0

对健康危害不亚于每天吸烟15根!如何消解孤独这一“时代流行病”?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1

回帖

195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95
发表于 2023-5-27 2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政府甚至设置了孤独大臣这一部长级职位……


德国作家黑塞在一首名为《雾中》的诗中写道:“人生就是孑然孤独的样子。没有一个人了解别人,人人都很孤独。”在他看来,孤独似乎是一种宿命。


时光流转,孤独依然是人类正在面对的主题。只是,除了主观因素之外,造成孤独感加剧的社会环境因素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孤独有时不仅是一种不快的体验,也是一种损害身心健康的“流行病”,甚至有人将它看成是一场规模与肥胖、阿片类药物泛滥相当的公共卫生危机。


老中青人群都高发


不知从何时开始,孤独成为一种“时代流行病”,悄然在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心头蔓延。


60岁的索曼德独自一人生活在纽约。七年前,由于罹患肺癌,突然间她的生活不得不开始以医疗和康复为中心。这些年来,她必须坐着轮椅才能四处走动。


而两年前母亲的离世,让索曼德本就压抑封闭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是无法替代的关系,他人无法介入的角色。”索曼德说,“尽管仍和别人有交集,但能满足我内心需求且有意义的联系少之又少。心与心之间距离遥远,孤独感油然而生。”


“在一个转瞬即逝的问候或是交谈后消失在人海,似乎没有人愿意驻留。”索曼德坦言,置身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身边的人或埋首工作、或搬去别处,生活压力和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让人际关系显得脆弱且难以维系。


孤独患者的高发人群除了孤寡老人,也有中青年一代。


生活在英国的年轻妈妈莫莉没有想到,当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首先要面对的课题是对抗孤独。


26岁的莫莉是朋友中最早生孩子的女性,她的丈夫则常年在外地工作。“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孤独意外击中了我。”莫莉说,“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里带孩子,我时常担心收入来源,担心还能否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但这一切无人倾诉。”


22岁女孩米歇尔患有学习障碍,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孤独更难熬。“当我一个人在家,我会感到异常焦虑,我甚至不愿父母出门。但走出家门进行社交活动,对我来说更为艰难,因为学习障碍极大影响了我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人生活在孤独中 图GJ(下同)


“孤独死”不只在日本


有人在孤独中挣扎,也有人在孤独中死去,“孤独死”案例在世界多地都有发生。


令人窒息的腐臭味,被褥上爬满蛆虫,当54岁日本男子弘崎的尸体被发现时,已是在他独自于家中死去的四个月之后。


放眼弘崎生活的公寓,满目都是孤独生活的碎片——方便面包装、饮料瓶、烟灰缸里的烟头、凌乱的报纸和衣服……经核实,弘崎曾是一名系统工程师,离过婚。因为是合同制岗位,他没有任何能够补充微薄收入的福利。


事实上,日本报纸时常充斥着此类“孤独死”的报道,死者通常为中老年男性。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以“独自在家死亡两天以上”定义“孤独死”,那么日本每年约有2.7万人以这种方式离世。


《华盛顿邮报》认为,这种日益严重的现象是日本社会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结果。“日本人的家庭观念正在瓦解。”东京大学生死研究中心的野濑正树表示,“孤独患者的总人数在增加,在没有任何人支持情况下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这似乎无法避免。”


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韩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2021年韩国有超过3000个“孤独死”案例。死者中,男性人数是女性的5.3倍,50至60岁死者占“孤独死”总人数的60%。报道指出,这一趋势背后的成因包括人口危机、社会福利差距、贫困和社会孤立。


除了东亚,“孤独死”现象也发生在欧美。2020年12月,挪威警方在首都奥斯陆一间公寓里,发现了一具死于2011年4月的男性尸体。根据邻居的说法,这名男子平日里不喜欢与他人交往,一直独来独往。


严重公共卫生危机


目前,“一人家庭”越来越普遍。美联社报道,过去60年里,美国“一人家庭”数量翻了一番。美国公共卫生局本月发布报告称,有约半数美国成年人感觉孤独。


“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孤独流行病’。”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穆尔蒂分析认为,除了一些个人主观因素,孤独问题日益严峻也与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密不可分,包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关系变化以及社交方式被技术改变。


其中,技术进步和社交网络的发展,究竟是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还是加剧了孤独问题,引起了诸多讨论。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相比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不到30分钟的人群,每天使用社交媒体2小时甚至更多的人群感觉孤独的可能性会翻倍。


在穆尔蒂看来,无论技术和社交网络如何发展,都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加州大学博士米勒认为,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无人倾诉的年轻人可能花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也可能是社交媒体让大家在真实世界中离对方更远。萨塞克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指出,有时候,是否认为自己是社交媒体的成功用户,可能也会引发孤独、焦虑等情绪,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孤独感的加剧和蔓延究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有媒体指出,孤独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孤独是美国公共健康面临的新威胁,由此造成的健康隐患不亚于每天吸烟15根。”穆尔蒂说,“孤独令死亡风险上升近30%,人际交往较少的人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更高。孤独还会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和早老性痴呆症的风险,与孤独相关的致死风险甚至超过肥胖。”


《爱尔兰时报》引述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称,到2030年时孤独将会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另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有约67亿美元医疗支出与孤独和社会孤立有关。一些员工甚至因为孤独带来的身心压力而无法正常工作,美国企业每年因此蒙受超过1549亿美元损失。


尽管孤独的危害在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但穆尔蒂认为,更多的人还是将孤独视为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公共卫生危机。“其实,与孤独作斗争的成年人比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还多,但我们对这两者的关注程度有着明显差异。”


温暖关怀才是“解药”


当孤独成为一场不断蔓延的公共卫生危机,究竟该如何应对?


“很多人认为,能为一个孤独的人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给予支持。”芝加哥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助理教授卡西奥波说,“但其实,向孤独患者寻求帮助,让他们获得价值感和付出感,是一个更好的方式。”与此同时,培养懂得感恩和利他之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孤独者将他人视为威胁的心态。


穆尔蒂则强调,真正要解决孤独问题,还是要改变让人们感到孤独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如果我们真的想构建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社会,那就必须以人为本,重构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很多国家也正在探索解决社交孤独难题的方法。


2018年,为了解决英国人的越来越严重的孤独问题,英国政府设置了孤独大臣这一部长级职位。首任孤独大臣克劳奇带领一个工作小组制作出一个量化孤独感的指标,并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给出疏解孤独感的方案。




英国首任“孤独大臣”克劳奇(左一)


除了任命孤独大臣,英国政府机关和慈善机构也在努力。一些城镇专门设立了“乐于交谈”长椅,上面写着“如果你不介意有人停下来打招呼,那请坐在这里”。利兹大学发起一项鼓励学生和老人写信做笔友的活动,还有一项名为“共享家”的项目鼓励愿意承担一定看护责任的年轻人与独居老人配对做室友。


韩国首尔则推出了名为“邻里守望者”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医院、房东和便利店员工以“守望者”身份,定期拜访居住在地下室公寓和老旧社区里的独居人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守望者”将立即通知社区工作人员。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正如英国诗人邓恩诗中所写,每个人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也都在与他人的相互联系中得以生存。当个人不堪孤独所带来的压力时,来自他人与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或许就是最好的“解药”。


不过,学会如何与孤独相处,过出丰盈且从容的人生,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